中信陽光椰林天籟別墅屋主訪問實錄
時報周刊 1470期 (2006/4/21~4/27)
早晨五點鐘,王承熙和太太起床開始製作豆花,花生、薏仁、紅豆熬煮好,一併送到迪化街的店面,最近天氣不穩定,還得晚上看準氣象報告,以便判別隔日該賣冷的還是熱的;某日清晨,在沙巴海灘的別墅院子裡,整理花草、閒話家常,討論今天要去騎馬還是潛水。後者是王承熙所期待四年後的情境,他希望每年的春節和清明返台,其餘時光都待在陽光普照的沙巴。
90年在暑假,王承熙帶著兩個兒子去沙巴旅遊,熱帶島嶼是他的最愛,「這裡的人皮膚黑黑的看起來很壞,其實心地很善良。」王承熙對沙巴的第一印象很好,但他沒有想到,這裡將成為他的第二個家。
92年,王承熙在報紙上讀到馬來西亞推行「我的第二個家」方案,馬上打電話去詢問,王承熙說:」剛開始我也會怕,擔心海外投資被騙,問完之後還考慮了半年,直到隔年二月我才主動聯絡房屋公司,接著實地去勘查,93年3月台灣發生了一件轟動全球的大事,於是我當下決定買下一戶。」緊接著,在同年十月,他又買了第二戶,原因是讓小孩長大了也能來住;去年他又買了第三戶,為的是提供親戚朋友來探訪他們之用。
台灣的房屋公司在沙巴推出的社區,均以大坪數套房規劃,單價不高,每戶21坪售價
不到一個台北停車位的價格,第一期32戶幾乎已銷售一空,其中許多買家是衝著投資理財,王承熙也是其一,「我在台灣也留有房子,沙巴的財物僅占三成,因為要分散風險理財。我在外國銀行存馬幣,存到可以只用利息就能過好生活,不能用到本金,否則錢都用完了,就得回台灣。在這裡買房子可能增值,又有人管理,更是退休的好地方。」他買的房子以十年保證3.5%的利息回租給房屋公司,在還未長期居留以前的短暫停留,他可以再向房屋公司租用,每日酌付350元台幣的清潔費,這頗能符合王承熙理想中的投資分配。
選擇沙巴Long
Stay,王承熙考慮的主要重點是:距離台灣有多遠、老本能用多久、事業有沒有第二春、治安環境等。另外,歐美國家比較會有種族歧視,在東南亞的華人很多是老闆階層,而且馬來西亞不排華,王承熙認為,這讓他活得較有尊嚴,況且,「因為距離近,老婆若不適應,可以馬上回台灣的家,我從中正機場到踏進沙巴家門只花了四小時。」這也是王承熙不像街坊鄰居那樣移民美加紐澳的原因。
「沙巴全年都是夏天,年均溫二十七到三十二度,空氣很好又乾燥,不像台灣一般悉熱。朋友來過幾次,最後連氣喘藥都不用。這裡是『風下之鄉』,沒有颱風、地震、土石流,每當在台灣遇到這種事,腦中就出現兩個家:沙巴。」顯然,王承熙已和沙巴推心置腹,愛上它,便想擁有它。
壯年退休,跑到海外去Long
Stay,這可不比在台灣搬到鄉下去退休,王承熙考慮很多,「將來住到沙巴,我得學馬來西亞話,怎麼學?
雇個當地會華語的傭人,很快就能學會日常會話。」計畫52歲退休住在沙巴,目前在迪化街賣豆花,王承熙說,他搬到沙巴後,說不定還可以再賣豆花,而且不用再看天氣預報,全年都賣冰涼的就對啦! |